娃哈哈41天又回来了,这一次,宗馥莉稳赢了吗?
41天,娃哈哈又回来了。
10月23日晚,宗馥莉所控股的宏胜系下发通知:2026年将继续使用“娃哈哈”品牌。这意味着,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品牌“娃小宗”,仅存活41天便黯然退场。
表面上看,这是娃哈哈的“王者归来”,但回归背后,却是多方博弈、拉扯之下的暂定结果。经销商不愿意为新品牌买单,国资股东力求稳住企业基本盘,而宗馥莉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,做出了她的选择。
商标回来了,但问题依然悬置:娃哈哈的重启,就能让宗馥莉稳赢吗?
此前宗馥莉两度辞职,启用新品牌“娃小宗”,被业内解读为与娃哈哈旧体系彻底决裂的信号。谁能想到不过一月半,事情就迎来了反转。
其实,娃哈哈的回归早已有迹可循。娃小宗成立之初,就是为了应对宏胜系无法合规使用娃哈哈商标的难题,但经销商们却不愿为娃小宗续约。一位经销商在采访中坦言:“对我们来说,哪个利益大就选谁。”这直接影响了宏胜系产品的市场通路,没有娃哈哈老品牌的背书,娃小宗的开拓之路注定艰难。
而娃哈哈与宏胜的僵局,亟需打破。前者空有娃哈哈的商标,却没有实际生产能力;而宗馥莉所领导的宏胜系拥有产能,却没有娃哈哈商标的使用权。这种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,迫使各方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前。能够继续使用“娃哈哈”商标,对于宗馥莉和宏胜来说是保持其正常运转,且能够持续获得利润的根本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娃哈哈的回归“大概率是国资在稳大盘,优先保证企业正常运转。”渠道的阻力与市场的选择,最终战胜了高层博弈的意志,促成了这场41天后的品牌回归。
争议与现状
宗馥莉新动向
轰烈一时的商标争议,被暂且搁在身后。但想要解决问题,却直指股权结构与商标使用权。宗馥莉可以推动改革,但却难以突破制度性的障碍。
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娃哈哈法律意义上的最大股东是杭州上城区国资,但实际控制人却是宗馥莉的父亲宗庆后,这种产权与实控权分离的模糊状态存在得太久,想要立即划清界限,实在寸步难行。
制度设计客观上限制了宗馥莉的行动空间。今年2月,宗馥莉试图将387件“娃哈哈”系列商标转移到自己控股的公司,但这一努力因国资方的反对而告终。商标转移的失败,为后续的品牌风波埋下了伏笔,而宗馥莉双管齐下的改革策略,则成为了导火索。
对内,宗馥莉对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。她合并冗余部门,替换资深高管,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。今年以来,大量娃哈哈员工因为降薪、合同转签至宏胜等缘由,发起集中维权,内部员工矛盾十分激化。
对外,宗馥莉力图废除娃哈哈用了30年的“联销体”。她上任后立即对渠道动刀,将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批量裁撤,使经销商数量从6000家锐减至3000多家。这一改革直接触动了原有利益格局,导致渠道体系出现剧烈动荡。这一举动被看做是向农夫山泉学习,宗馥莉要重新洗牌,增强品牌方对渠道销售的掌控力,为后续新品研发、新增长点打通销售路。
内外波动,带来业绩的下滑。尼尔森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华东市场,AD钙奶销售额同比暴跌37%,娃哈哈纯净水市场份额从18%掉到12%。
宗馥莉与娃哈哈的未来
“整个过程太激进了,她总觉得一个人、一口气能办完所有事情,事实上不可能。宗庆后在世时,不会这样伤筋动骨折腾。”一位娃哈哈前员工如此评价。
宗庆后和宗馥莉性格不同,处事作风自然也不同。前者更为温和,注重人情、善于平衡各方利益,在娃哈哈有着非正式影响力;后者性格更为强硬,偏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,倾向用合同法则和绩效指标取代人情纽带,而且边界感强,从不在周末和晚上10点以后给员工发工作消息。
正因为如此,宗馥莉接班之后想要做的事情总结起来很明确:一是产权明晰(厘清股权),二是经营活力(内外双改革)。想要做到这些,光靠换一个logo是远远不够的。“娃哈哈”回归,宏胜系能启用商标了,可故事还未结束。
如今,饮料市场竞争环境天翻地覆、群狼环伺。农夫山泉2025年营收逼近500亿,元气森林凭借创新产品冲击百亿营收,这些新对手,正是娃哈哈和宗馥莉需要面对的。就现状而言,经销商的信任需要重新修复,内部的矛盾需要耐心化解,下滑的业绩需要拿出对策提振,这些都是当务之急。
目前来说,这场博弈还没有绝对的赢家或输家。娃哈哈能否走出困境,宗馥莉能否成功带领娃哈哈走向崭新未来,或许,才刚刚开始。
「本文章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」
深度解读!新易盛(300502.SZ):从财务数据看AI浪潮下的光模块之王
行业洞察- 生物医药行业迎来“十五五”开门红:政策、资本与AI如何引爆下一轮增长?
2025-11-07 10:01
新家办盘点- 新家办传承 | 年入百万以下,他们正在改写中国的财富版图
2025-10-09 09:39
新家办健康- 新家办健康 | 家族三代人如何看待体检?认知差距逐代递增
2025-10-10 09:30
家办一线- 家办一线(10.28-11.3)| 钟睒睒四度登顶中国首富;我国信托资产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;农业银行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
2025-11-04 08:44
家族办公室- 新家办观察|越来越多企业家“悄悄”把资产转去了香港
2025-10-15 16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