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只盯着英伟达!AI爆发的下一个“隐秘角落”:铜、铝、钨
当前全球对AI的关注过度集中在芯片和算法层面,但AI发展的实际瓶颈正转向能源和关键材料领域。
数据显示,AI数据中心耗电量呈指数级增长。以ChatGPT为例,其日处理2亿次请求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电力,相当于1.7万户美国家庭的日用电量。能源保障已成为AI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。
政策层面近期动作频频。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,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。广西也于11月3日召开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,抢抓新机遇。这些举措标志着有色金属战略地位显著提升。
供应链方面,2025年9月以来,印尼Grasberg、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等世界级铜矿因事故减产,全球铜矿供应紧张,加剧了市场对有色金属供应的担忧。
在此背景下,判断有色金属价格的传统逻辑正在失效。电动汽车、光伏、储能电网以及AI算力需求共同构成新需求引擎,而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导致供给刚性约束。有色金属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价值重估。新家办研究将为您解析,有色金属为何成为AI竞赛的关键战场,并梳理其中的风险与机遇。
当前有色金属价格的核心支撑,来自于供应端长期形成的刚性约束。
1、资本开支的历史欠账:
全球矿业在过去数年投资不足,直接导致新增产能有限。一个典型的铜矿从勘探到投产需5-8年,而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速预计仅为1.4%,远低于需求增速。这从根本上限制了供给的弹性。
2、政策与意外的双重挤压:
-
国内政策:中国对电解铝实行约4500万吨/年的产能天花板政策,从源头上锁定了供应上限。《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也明确要求从严控制铜、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。
-
海外扰动:2025年,缅甸锡矿受雨季和地震影响,复产推迟,导致1-8月国内锡矿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28.61%。此外,江西、青海部分锂矿因矿证问题停产,也造成了短期供应缺口。
-
资源民族主义的挑战:上游资源国加强对关键矿产的控制。例如,刚果(金) 启动了钴资源配额制,因其钴产出占全球超七成,此举迅速推动了钴价飙升。这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和资源保障的重要性。
不同金属的命运因下游需求而异,其投资逻辑也由此分化。下面表格揭示了核心品种的供需基本面,其中铜因坚实的供需格局和广泛的金融属性,成为机构配置的核心标的。
需求端:新旧动能的切换
需求侧的故事由两部分构成:传统领域的疲软与新兴领域的强劲增长,二者正在重塑需求结构。
-
绿色革命成为核心驱动力: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增速远超传统领域。
-
电气化:新能源汽车的单车用铜量高达70-100千克,是传统燃油车的近4倍。这使铜的需求逻辑从传统的“房地产周期”部分转向了“电动化周期”。
-
能源转型:光伏、风电、电网投资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铜、铝等金属。预计到2030年,新能源领域的有色金属需求权重将从当前的38%提升至45%。
-
AI与半导体带来新想象:科技产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。AI芯片制造所需的铜、钨、稀土等材料消耗量是传统芯片的1.8倍。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突破200亿美元,这将倒逼有色金属企业向高精度材料研发倾斜。
行业正从“周期驱动”转向“成长与约束驱动”。绿色转型是明确的长期趋势,而供给约束构成了价格的坚实底部。投资者需认识到,宏观风险是短期波动的主要来源,但难以改变由绿色需求和供给瓶颈决定的长期上行。
政策面:清晰的指挥棒
政策已不仅是外部变量,而是深度参与并塑造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。
-
明确的增长目标:《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为行业划出底线,明确2025-2026年,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%左右。这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。
-
聚焦高质量与循环经济:政策导向鲜明地指向“质的提升”。
-
资源回收被提升到战略高度,方案明确2026年再生金属产量目标突破2000万吨。例如,格林美等企业已在韩国、印尼设立动力电池回收工厂,构建全球回收网络。
-
鼓励高端材料突破,加快高纯镓、钨硬质合金、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的应用验证。
在以上多重力量的作用下,行业内部呈现出显著的分化与整合特征。
-
品种分化:不同金属的命运因下游需求而异。
-
铜:受益于电力电网和新能源,供需紧平衡格局最为坚实,价格弹性也最大。
-
铝:受制于产能天花板,但需求端受到地产拖累,表现弱于铜,更多是结构性机会(如汽车轻量化、光伏边框)。
-
锂、钴、稀土:与新能源赛道绑定最深,需求成长性确定,但价格波动性也更高。
-
龙头集中:拥有全产业链布局和上游资源优势的头部企业,获得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确定性。2025年,金属产品行业在《财富》中国500强榜单中以55家企业的数量首次登顶。资金也呈现出明显的“龙头集中”特征,例如紫金矿业、洛阳钼业等巨头在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了利润的高速增长。
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极不均衡。上游矿山是最大赢家,享受了资源稀缺的溢价。中游冶炼加工费透明,盈利波动大。下游则靠技术取胜,盈利高度分化。这解释了为何市场给予一体化龙头和核心技术企业更高估值。
未来趋势与风险
展望未来,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路径清晰但并非坦途。
1、投资逻辑的演变:
行业的投资视角正从纯粹的周期性博弈,转向 “周期”与“成长”并重。寻找那些能够穿越周期、并牢牢把握绿色科技革命所带来历史性机遇的企业。
2、关键风险预警:
-
宏观经济风险:若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深度衰退,或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,将削弱金属的金融属性支撑。
-
供应风险:需关注海外资源国(如缅甸的锡矿)的复产进度,若超预期可能缓解短缺格局。
-
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:例如,特朗普政府曾计划对中国铜征收25%关税,此类不确定性仍可能扰动全球供应链。
总结
整体来看,有色金属行业的故事已经从单一的“周期叙事”升级为复杂的“三维棋局”:
在时间维度上,是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的博弈。
在结构维度上,是传统需求萎缩与新兴需求崛起的赛跑。
在价值链维度上,是上游资源掌控力与下游材料技术突破的竞争。
栏目介绍:
对家族而言,守护财富,理解变革、参与创新,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能力,因此,家族办公室的视野需要进一步向前。
基于此,新家办研究团队正式推出每周栏目,深度剖析处于关键成长期或技术爆发前夜的行业与上市公司,穿透市场噪音,梳理底层逻辑,发现真正决定未来格局的力量。
我们将以垂直媒体的敏锐洞察力,第一时间挖掘富有发展潜力的关键信号,为家族的长期布局提供新机遇、新趋势、新启示。
「本文章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」
深度解读!新易盛(300502.SZ):从财务数据看AI浪潮下的光模块之王
行业洞察- 生物医药行业迎来“十五五”开门红:政策、资本与AI如何引爆下一轮增长?
2025-11-07 10:01
新家办盘点- 新家办传承 | 年入百万以下,他们正在改写中国的财富版图
2025-10-09 09:39
新家办健康- 新家办健康 | 家族三代人如何看待体检?认知差距逐代递增
2025-10-10 09:30
家办一线- 家办一线(10.28-11.3)| 钟睒睒四度登顶中国首富;我国信托资产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;农业银行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
2025-11-04 08:44
家族办公室- 新家办观察|越来越多企业家“悄悄”把资产转去了香港
2025-10-15 16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