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 新家办传承
category 高净值人群
category 家族企业

新家办传承|已确认宗馥莉二度辞职,叔叔宗泽后再发声,娃哈哈再无“宗”迹?

Takira Takira
时间 2025-10-15 09:19:54
浏览量 31
图片

时隔一年多,宗馥莉又辞职了。

据传,宗馥莉在十一假期前已经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职位,此事已经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。

1010日,该条消息得到证实:宗馥莉已于9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、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。

然而,目前娃哈哈集团的工商信息中,董事会成员未发生变更,宗馥莉仍为董事会主席及总经理。

这已是宗馥莉第二次在娃哈哈提出辞职。20247月向董事会提交辞职信,不到一周后又宣布复职。这一举动后被解读为宗家大小姐为接班用的一招“以退为进”。

就在其上一次宣布辞职一周后,娃哈哈在公司官网公告,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,经各股东友好协商,宗馥莉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。一个月后,娃哈哈的工商信息也出现变更,宗馥莉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。

没想到,这次辞职只是一次预演。

但这一次,情况不同了,宗馥莉有了新的打算。对此,其叔叔宗泽后两次发声。

 

图片

宗馥莉两次辞职始末

叔叔再发声

就在宗馥莉递交辞呈的同一天,一份流传网络的文件显示,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胜系公司已通知经销商,从2026销售年度起,将启用新品牌“娃小宗”。

文件强调自宗庆后离世后,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,今次的改名决定,是为维护“娃哈哈”品牌使用的合规性。

网传娃小宗启用公告

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。

今年2月,娃哈哈发布声明称,共计387件“娃哈哈”系列商标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,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(下称“食品公司”)。关键点就在这里,食品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,持股比例为51%,属于绝对控股,而宏振正是由宗馥莉本人全资持股。

娃哈哈集团公司则是一家由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,第一大股东是国资背景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,持股46%,宗馥莉则持有集团公司29.4%股权,为第二大股东,此外,娃哈哈集团工会持有24.6%股权。

这也意味着一旦转让成功,娃哈哈商标的实际持有人将发生根本性变化。而宗馥莉在转移娃哈哈集团公司的商标至其控制的宏胜集团,并销售娃哈哈产品,却未向娃哈哈集团支付商标使用费。这正是所谓的商标使用“不合规”问题。

于是,宗馥莉再度辞职。

对此,其叔叔宗泽后先后两次发声。

1011日,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在朋友圈表示:

网传宗泽后朋友圈截图

对于现在宗馥莉第二次辞职,宗泽后又表示:

“上一次她辞职,我说过上面这段话,那时她听进去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。尽管网友或者水军把我骂翻天,但事实上都是这些人害了她,使她越走越远,已经无法回头了。不得不说在我们宗家下一代里她算是出类拔萃的,但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太少,过去说要德艺双修才能成正果,还是欠缺了一些。德也没修成,艺也没学成如何能承担大任?最后我要说一句:娃哈哈不是宗家的,宗家只是和许许多多娃哈哈的员工,许许多多的消费者共同创建了这个品牌,娃哈哈是陪随8090后成长的一代饮品品牌。我相信8090后以及他们的子女都会怀念娃哈哈曾经带给他们快乐。”(大河报、澎湃新闻)

 
图片

两度辞职

宗馥莉决定单干

其实,在娃哈哈各种矛盾不断升级的同时,宗馥莉早已开始布局自己的版图,今年9月,宗馥莉主导的宏胜饮料计划启用新品牌"娃小宗"

能显示她早有准备的一点在于,宗馥莉早在2024年末就开始铺垫,将12个省份的经销商合同改签至宏胜集团,在郑州、西安等地新建生产基地,同时关停15家娃哈哈系企业,还推动建立预算体系、整合产销链路。因此也造成了“沪小娃”等事件出现新家办传承 | “沪小娃”是家族旧势力的反击,“娃小宗”是新掌权者的破局

到今年2-5月,宗馥莉疯抢注册了几十个“娃小宗”商标,45个国际分类全覆盖,从茶饮料到啤酒一个不落,连32类啤酒饮料、29类食品这些核心品类都已经通过初审了。今年512日,娃哈哈集团官方公众号“娃哈哈家园”(现更名“哈哈号角”)发文中,“娃小宗”一款无糖茶饮料已经亮相,口味为“凝香乌龙”。

不仅如此,在二次正式辞职后,娃小宗已经正式走向大众,1011日,一个名为“娃小宗”的微博账号已完成平台认证,检索信息显示,该账号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,审核通过时间为930日,目前粉丝数422,但暂未发布任何内容。

这点,或许是宗家大小姐“另立门户"的最终信号。

如果宗馥莉真的选择出局,意味着娃哈哈真的要告别宗氏家族的印记,变成真的国资控股企业。而宗馥莉未来与娃哈哈的关系能不能彻底隔断也是个未知数。


图片

娃哈哈再无“宗”迹?

要看懂娃哈哈现在的局面,先搞清楚它的权力结构。娃哈哈是一个“三权分立”的体系——国资占最大份额,宗家和员工持股排在后面。这套结构决定了谁说话算数、钱怎么分、路怎么走。

处在风波中心的宏盛,其实一直只是和娃哈哈为代工关系,没有商标、没有品牌控制权,更不掌握核心资产。

所以,核心矛盾一直在国资、宗家和员工持股,这三股力量之中,接下来该怎么重新分权、分钱、分未来。

宗馥莉这几年想推动改革:品牌年轻化、渠道调整、组织换血。手段雷霆,执行有力。但在这复杂的结构和“动了太多人的蛋糕”背景下,不少动作推进得并不顺利。

所以,“另起炉灶”才开始进入选项里。无论宗馥莉是打出的烟雾弹,还是真打算留后手,这都是她在现实中被迫做出的选择。宗馥莉的离开,既是个体的选择,也是家族企业难以避免的结构性结局。她用近400天完成了业绩增长,却没能在同一时间建立治理共识。

这就引出一个敏感、但必须面对的问题:

“娃哈哈从此再无宗家?”

这个问题从现在开始第一次变得现实。表面看是权力博弈,深层其实是改革怎么推进、利益怎么分账、品牌怎么续命。

如果新模式谈不拢,宗家未必坚持留在牌桌中央;如果谈得拢,旧模式也必须让位。

眼下我们看到的争执,不过是这个重构过程的前奏,真正的故事还在后面。

本文章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