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 新家办传承
category 接班

新家办传承丨论理财诺贝尔基金会第一名?奖金124年发不完,不减反翻200倍

Tina Tina
时间 2025-10-15 09:39:49
浏览量 29
图片

2025年诺贝尔奖于10月6日起陆续揭晓。今年诺贝尔得奖者高手如云,截止目前(和平奖还未颁布)已经拿走了4400万瑞典克朗(约合人民币3289万)。

回顾历史,诺贝尔奖已经设立了近124年的历程,颁发给了1000多名得主。

但尽管如此,每年的诺奖奖金不仅没少,还越来越多了。2023年起,单项的诺奖奖金已经从1000万瑞典克朗(约合人民币2321万),涨至1100万瑞典克朗(约合人民币836万元),创历史最高纪录。

众所周知,诺贝尔奖金以及奖金的来源,都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。他将部分遗产变作基金,用以成立诺贝尔奖。最初的诺贝尔遗产只有3100万瑞典克朗。但如今,诺贝尔基金资产已经超过了61亿瑞典克朗(约合人民币46亿元),相比最初的金额,翻了近200倍。

那么,诺贝尔留下的这笔资产,究竟是被诺贝尔基金会如何运作的?

图片


图片
2025诺奖揭晓高手云集

为什么说今年诺贝尔奖高手如云?

先来看生理学或医学奖——

图片

得主:玛丽·布伦科(美国)、弗雷德·拉姆斯德尔(美国)、坂口志文(日本)

奖金:1100万瑞典克朗(三人共享)

贡献:简单来说,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给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刹车机制一个大亮相。有了这个发现,如今也已经发展出相应的医学技术,能解决自身免疫疾病,让不治之症有了可治之法。

图片

再看化学奖——

图片

得主:北川进(日本)、理查德·罗布森(澳大利亚)、奥马尔·亚吉(美国)

奖金:1100万瑞典克朗(三人共享)

贡献:三位获奖者提供了全新的工具,金属有机框架,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分子建筑学。这一技术已催生大量应用,如亚吉团队研发出能够捕获水蒸气转为饮用水的新材料,可用于干旱地区,还能直接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。最关键的是,这有可能改善全球变暖现象。

图片

再看物理奖——

图片

得主:约翰·克拉克(美国)、米歇尔·德沃雷(法国)、约翰·马丁尼斯(美国)

奖金:1100万瑞典克朗(三人共享)

贡献:他们首次在宏观电路中观测到了量子隧穿效应与能量量子化,为我们推开了通往量子未来的大门。谷歌量子芯片的核心技术便源于此。

图片

再看文学奖——

图片

得主:克拉斯诺霍尔卡伊·拉斯洛(匈牙利)

奖金:1100万瑞典克朗(单人独享)

贡献:诺贝尔奖表彰其“其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,在末日般的恐怖中,再次彰显了艺术的力量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痴迷老子哲学,称《道德经》为“终极智慧”,并创作以北京、上海为背景的小说《星空下的废墟》,成为中西文学对话的桥梁。

图片


图片

3100万变成61亿

诺贝尔奖金不降反翻200倍的幕后操盘手,就是值得全世界投资者学习的诺贝尔基金会

其实,早期诺贝尔奖的利息不高,奖金也不丰厚。1901年,首届获奖者仅获得15万瑞典克朗奖金。在基金会成立的最初50年,投资被严格限制于国债等安全证券,年均回报率仅2%–3%,远低于通胀增速。到1945年,单项奖金的实际购买力相较1901年骤降70%以上,基金规模濒临萎缩危机

图片

转机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。瑞典政府解除投资限制后,基金会大胆转向股票与房地产领域,开启从保守到多元的资产配置80年代美股长期牛市成为关键契机,至1987年,基金会美股资产市值已达12.87亿克朗;1999年末总资产突破39.38亿克朗。随之调整的奖金机制显现:1981年单项奖金为100万克朗,2001年已跃升至1000万克朗此后维持超过10年。

但波折和风险常存。2011年全球股市震荡致诺贝尔基金会股票亏损1900万克朗,奖金被迫从1000万降至800万克朗。为改善财务状况,基金会开始加大对冲基金的投资。2019年投资组合中股票占比55%,对冲基金提至25%,辅以10%房地产与固定收益资产。2020年,其年化回报率迫近9%,奖金迅速回调至1000万克朗,2023年更升至1100万克朗的历史峰值。这一金额延续至2025年1901年最初的奖金相比,诺贝尔奖的奖金价值提升了300%。


图片

借鉴意义

从诺贝尔基金的主要资产配置,我们或可发现其投资百年愈加成功的秘诀:

股票(约52%):全球分散,覆盖美国、欧洲及新兴市场,侧重科技、医疗、消费。

另类资产(约29%):包括对冲基金、私募股权、房地产等,用于抗通胀和降低波动。

固定收益(约19%):国债和高评级企业债,提供稳定现金流。

总的来说,诺贝尔基金会采取的是一个相对平衡,但偏向权益+另类的资产配置策略。这种攻守兼备的策略,一方面通过分散投资对冲了风险,另一方面也通过高成长性资产博取了超额收益。也正是这种策略调整,让基金实现了增值200倍的惊人增长,确保了诺贝尔奖的永续。

对于富豪来说,诺贝尔基金会的百年运作经验提供了家族财富传承的经典范本,即:

坚持长期主义理念,利用复利效应实现财富的指数级增长;

构建多元化、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体系,有效分散风险;

建立严格的支出纪律,将年度支出控制在资产增值部分以内,确保本金持续增长。

财富传承的本质,在于能否持续传下去,而要传下去,就在于是否建立起了一个可持续运转和增值的机制。诺贝尔基金会124年的操作,就给了所有投资者、投资机构一个最好的例子。

本文章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

回到顶部